《十二时辰颂》浅浅说一

太平洋在线下载 118 0

  忽忆前时去南岳,在半山腰林间宿营,深夜寂静时隐约有溪水叮呤,风吹松子掉落,打在车顶清脆声响,想来真是人间胜境。

  转来转去,看一天天,一年年。看风景,看路途,看人间相,看自己。

  那么多的面孔,或圆或方,或胖或瘦,或美丽出尘,或粗糙鄙陋,都像风,像花,像漂浮的云朵,时时刻刻在变幻。快乐,悲伤,疲惫,沮丧,得意,郁闷……等等。

  那些面孔展现出来的只是此时此刻、彼时彼刻所扮演的角色相。比如一个忙碌着、嗔怪着的带孙子的奶奶,一个刚刚收到货款的老板,一个因孩子的童言童语而欢欣的妈妈,一个因快递超时而忐忑着奔跑中的小哥……一帧一帧的画面白驹过隙般过去了。

  愈来愈有脱离感了。

  就像开车,知道自己是驾驶员,在路上车流中,人车是一体,驾驶员要时刻关注车辆自身与外部情况。到一马平川处吹着风听音乐,颇为畅快,当熄了火拔钥匙门一关,车是车,人是人,两相自在。

  这叫悟吗?非也,这叫头发少了想得多。

  最近揣摩宝志禅师的《十二时辰颂》,想找一些更通俗的时人解读的文章,竟找不到。于是想想,要不自己浅浅的解读一下?然后就坏了。所谓欲砍树,先找斧,差块铁,又出街……事情就多了起来。

  要解读作品就得先懂作者,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为免太过神叨,现只概说。

  宝志禅师,公元418-514,南北朝齐梁时高僧,俗姓朱。(其人神奇事件记录下来的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搜搜看。)他比另一个名气更大的称为禅宗祖师的达摩要早,据传达摩曾以宝志为师(待考)。

  佛教初传中国是汉朝,在中土发展约四百年后出宝志。再往前公元前约580年---公元前500年,是道家老子时段。同时段另一个人厉害了,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公元前486。

  这样看来老子是比释迦大个十几岁的,以古代生活水平,大十几岁就是两辈人了。释迦19岁出家修行,29岁的时候跑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南麓修苦行。

  苦行是印度宗教的一大特色,并不拘地点,史料上没有说明他为什么要到那里去。我非依经归戒的教徒,不妨妄言一番:他要去见东边一个人。

  话说老子身处春秋末期,他悟了道,可生不逢时,放眼周野没有可托付宣扬的土壤,于是他老人家向西走了。那时候交通虽然不发达,可周王朝的影响力不是盖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下与周边国家交流还是畅通的,所以在修行悟道的圈子里,老子听说印度有个王子不当皇帝在修行,这可不一般。

  了然了然,这得去看看。

  念头一动简单,老子只有两条腿,这可是要翻昆仑山的。不过,老子精了一把。本来要遁世的,可他在函谷关露了脸,说不是故意的老子都笑了。然后“被要求”写下了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里一开始就描述了道是无法言说的,言道即断道。

  然后他老人家西出函谷关,从此杳无音讯。

  六年后释迦在一棵树下想通了:道本来就在那里,人们只是被眼前的欲与执遮住了,所以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他欣欣然总算彻底开了窍,别人来问他想出了个什么高深的道理。释迦说:止,止,我法妙难思。意思是说:别说了别说了,我的道无法言说。

  这不一个意思么。

  好吧,我的意思是老子与释迦在道的含义上是有共识的,甚至他们是有交流的,更大胆点说老子点化了释迦,毕竟是同时代,一个还比另一个大了一辈。

  道家还有《老子化胡》一说呢。

  后来汉地的佛道之争也是你来我往的,虽然记录下来的道家胜少负多,但佛教思想更利于统治者管理人民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你懂的。

  以前看儒释道,感觉很明显的区别。儒家讲礼与义,佛家说爱与受,道家论工与技。一个对公,一个顺受,一个对私。

  坦白来说佛家通过修行卑微的个体也可至登峰造极之可比一神教那种信才得救的理念强了百倍,其糟粕是基于印度本土教义里面种姓等级制度,在汉地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统治者也最喜欢佛教这点。而佛家的理念要施行还是得用道家的方法论。

  因材施教。

  “佛渡有缘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佛渡不了“无缘人”,这是唯心论的证据。不信佛,佛陀就没办法了。可是用道的方法论来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道家不只是玄学一方面。

  呵,刚好,现在是凌晨十二点半,为子时。先上偈子: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属有无,用处便用没文字;

  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宝志禅师是把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法杂糅进去了的。这是一个智慧打开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的。而打开自己的智慧前提是破执、不住相、“持”之以恒,于清与静之处自然见智。

  “夜半子”(23:00~01:00),中医理论中这个时段是人体胆经的运转时间,宜睡眠休息。

  “心住无生即生死”,生隐死现,死隐生现,生与死是两种纠缠态。小到以秒为单位的微生物的生发死亡,大到以年为尺度的人类出生到老死的历程。一吸一呼,一生一灭。睡眠也是小死亡。就像那个段子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一样。

  这里的“心”指的是我们的神识,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注意力。

  “住”是佛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住是停住,譬如走着路,停下来站住了。《金刚经》里说如何降伏其心,关键在不住相生心。就是说不要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上面。此刻彼刻都是各种各种必然偶然条件因素聚焦在一起凑成的一个相,一个现象,遇到困难了,烦恼了,不要停留在那个困窘烦恼的情境里,自己要知道跳出来,这个叫不住相。

  往开了说不停留在已经过去的现在正经历的乃至还没有到来的某一事与人与物上,佛家讲的放下,破执都在里面了。

  孔夫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成己达人”。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个“中国怎样走出内卷”下一个答案很有意思,大意是说一个人读书时平常努点力就能在普通班里拿第一,老师推荐他去重点班,他拒绝了,因为去重点班他无法以自己轻松努力的现状维持他现有的班级排名,也不能维持现有家长老师的关注度,他还说自己大学以及工作都这么干。然后把自己活在了一个层次并不高但自我满意度舒适度颇高的状态。这是个很有价值的想法。

  “心住无生”,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刻意着重于“生”,生生不已的生,而是在于顺应自然的万物生长的生,才是生与灭的自然规律。

  “生死何属有无”,生,存在着并不一定就是有;死,消亡了也不一定就是无。生死有无并不绝对挂钩。还不存在的也会决定事物持发展,比如刚结婚的两口子买了房子会给未来的孩子计划一间;已经消亡的仍会持续影响,比如一个人意外逝世了,身后事会比身前事牵扯繁多更引人关注。细小到一个决定,一个想法,吃烧烤还是西餐,瞬间生灭,同时存在。

  “用时便用没文字”,这又是不可说论了。最自然最根本最浅显最高深的道理都是它,无法言说,不必言说。我们的文字已经很丰富了,要形容极致的道理依然苍白。

  “祖师言”,这里的祖师可理解为佛陀,也可理解为道家先人。中国人向来尚古,对先人是尊敬的。华夏从不缺智者、伟人、英雄,后世每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集前人之所成,而且兼容并包,杂糅百家。佛教自传入汉地,被发扬光大,道家思想是一个大工具。

  “外边事”,这句话很简单,跟上半句连起来意思就是老祖宗老前辈说的道理确实是道理,但个人自己没有亲历验证还只是纯粹的理论,毕竟差点意思。下面就来了——

  “识取起时还不是”,就是说把前人总结的那些听起来确实情真意切言之凿凿的理论套用在自己身上还是不彻底,就像那句话说的,听过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作意搜求实没踪”,这句是说,刻意去找是找不到的。这里的重点是“作意”,你越急切想要的,越会让你觉得遥不可得。放松一点,朝着你想要的目标走去就可以了。这里有个生活小窍门:比如你平常忙碌时一个常用的东西不见了,又很急用,一下子不知道落在哪了,前前后后反复找不到,别急,就在你常用的地方三米之内找,甚至就在你身后,只要静下心来,很神奇哦。

  “生死魔来任相试”,这句是对上半句理论的补充,意思无论什么情况都一样,生死事大,没有什么事情逃得开。生也是魔,死也是魔,人的注意力总是粘住在生起的心和逝去的心上。

  谁都不能否认文字的力量,也不能忽视文字所组成的语句含义的力量。因为那是千百年来无数心力意识的灌注所成,这叫共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能理解流传下来的经典、传统、习俗,甚至流行文化的力量。

  《十二时辰颂》是一种阐述,一种概括而凝练的总结。里每一小偈都是一个具体的分析。其行文结构是先判定性质,然后展开说明,然后是寓言加警示的谶语,最后是概括总结。

  它结合了道家十二地支与传统文化中命理因素,对每一个时辰所对应的地支与属相作了应照。比如子是老鼠,属水(水是生发之性,俗义衍生有生财之相),有着鼠行为特性。在人最适宜休息的时候它在活动。那么这个属相的人,或出生在子年子月子日子时这些节点的人就会有着心思机敏,善于暗中掘“财”等特征。

  不过凡事都是两面的,机敏能带来益处,也会让人时刻处在“掘财”心思上而受其累。顺口一诌,听听就好。

  下次再说。

  浅说浅说,附一首当时去南岳写的诗:

  (无题)

  心心行愿香一炷,

  禅城有事觅本无;

  星夜桥边听松子,

  别胜人间又一处。

标签: 十二时 浅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